当前位置:首页>>研究>>古代器物研究>>青铜器>>铜错金镶松石龙首带钩
联系我们contact us
全国咨询热线0510-85066958

无锡信利博物馆

联系电话:0510-85066958 / 0510-85076538

博物馆地址:江苏无锡市金城西路山水湖滨二期398号


青铜器
分享至:

铜错金镶松石龙首带钩


带钩,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,古又称“犀比”。多用青铜铸造,也有用黄金、银、铁、玉等制成。所谓“带约其腰,钩挂于带”。


图片1.png

汉代 八节铁芯玉带钩

图片2.png

战国 玉带钩

图片13.png

战国 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


《淮南子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满堂之座,视钩各异,于环、带一也。”大意是说,放眼看去,宾客满堂的腰间环带上,都露出奢华的钩饰,没有相同的。而正是在这个“视钩各异”间,人们的身份、地位都表露无遗。

图片15.jpg

战国 铜错金镶松石龙首带钩


该件带钩长23厘米,宽6.4厘米,高3.7厘米。此件带钩为复合式工艺,技术繁复。器身为铜质,采用错金鎏金技法,均匀饱满。钩首所雕之龙首,钩颈错以细密金丝,钩面浮雕盘曲回旋双龙,龙鳞片片错金,并镶嵌绿松石。龙首前端各镶嵌一颗“蜻蜓眼”琉璃珠。钩体宽大,钩尾雕兽面纹,以红色宝石点缀眼睛,目光炯炯有神。钩背包银,圆钮位于中央,错金立熊图案。全器宏伟大度,气势逼人,颇具 气象。


错金是我国青铜时代的一项精细工艺,始于商周,流行于春秋战国。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、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。这种装饰工艺包括镶嵌和错两种技术。


图片4.png

战国 错金夔纹豆

图片5.png

西汉 错金博山炉


“蜻蜓眼”是因珠子上布满了眼睛状的圆圈纹以此得名,仿佛万千之眼,神秘莫测。春秋战国时代,被奉为绝世之珍的有两件宝贝:和氏之璧与随侯之珠。


《淮南子·览冥》中说:“譬如随侯之珠、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贫。”可见随侯珠的珍贵程度。目前学术界有一种观点,“蜻蜓眼”即“随侯珠”。


图片6.png

战国 蜻蜓眼琉璃珠

图片7.png

战国 琉璃珠

图片8.png

东周 镶玉嵌琉璃铜镜


带钩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十分讲究礼仪等级、非礼勿视的中国古代,是身份的象征,代表着那一时期的摩登和时尚。可以说,各种最奢华的材料、 的工艺、最时髦的设计,都用在了带钩的制作上,争奇斗艳,以彰显其身份地位的高贵。


“满堂之座,视钩各异”所呈现的带钩千姿百态、各擅其长的画面,是与春秋战国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的大环境分不开的。可以说,一部带钩史,也就是一部文化史、思想史。


图片9.png

战国 错金龙首带钩

图片10.png

战国 错金镶松石带钩

图片13.png

战国 错金嵌玉铁带钩

图片14.png

战国 金镶玉龙首带钩